为助力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可靠的配资门户,在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指导下,《辅导员》杂志开设新栏目《你问我答》,邀请各领域的专家、优秀少先队工作者,以问答的形式,帮助少先队辅导员解政策之惑、解工作之难、解成长之忧。
★
本期,一位新手少先队辅导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与队员和家长更好地沟通?
我们邀请了一位资深少先队工作者给出建议与思考。
问
作为刚入职半年的少先队辅导员,我总在困惑中打转:精心策划的队会,队员们要么沉默应对,要么答非所问;制定的纪律规则,总有孩子违反;想和队员拉近关系,却总像隔着层玻璃;费时费力举办活动,有的家长还提意见。我到底该怎么听懂队员的“心里话”?如何平衡各方意见?
答疑解惑
辽宁省沈阳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
“快乐王工作室”负责人 王 欢
亲爱的辅导员朋友:
展开剩余82%看到您的问题,我眼前浮现出二十年前刚当少先队辅导员的自己——那时想快速把工作干好的我,总把“开展好活动”理解为“完成好流程”,直到一次“失败”的队会点醒了我:在一次精心准备的《勤俭节约》主题队会上,当我展示贫困山区儿童的照片时,有名队员突然说:“老师,他们为什么这么穷?为什么不吃奶油蛋糕呢?”全场寂静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少先队辅导员不是舞台编剧,而是和少先队员共同成长的探路者。
结合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想跟您聊聊我的个人体会。
一、从“走近身边”到“走进心间”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精心准备了一堂队课,可队员们的反应却和您预想的完全不同。有时候,我们以为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我们擅长的“说服教育”和队员真正需要的“成长”,中间隔着的可能不是讲台与课桌的距离,而是我们是否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建议辅导员伙伴可以备个“童言本”,随时记录队员们的“灵魂”发问,比如我的“童言本”上就记过这样的问题:我上下学都是爸爸开车接送,没机会向雷锋叔叔学习给老奶奶让座怎么办?好多同学在一起玩得好开心,我不知道怎么加入他们一起玩,该怎么办?
辅导员伙伴还可以尝试每周参加一次队员们的“非正式聚会”(操场游戏、午餐时间等),学会和队员们聊天,在聊天中搜集真问题。
二、从“看见行为”到“读懂需求”
记得刚当辅导员那年,我遇到过一个总在课堂上折纸飞机的男孩。批评、罚站、找家长......各种方法用尽,他反而折得更起劲。直到有一天,我把他那些被没收的纸飞机全部摊开,才发现每架机翼下都藏着歪歪扭扭的字:“爸爸什么时候回家?”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队员们所有“不合理”的行为,都是尚未破译的求助信号。作为辅导员,我们要练就这样的眼力——当队员故意在集合时吵闹,可能不是在挑战纪律,而是在说:“快看看我,我也想当护旗手!”当队员把集体的实验器材拆了又装,装好又拆,也许不是他不爱公物或者故意“搞破坏”,只是想“给显微镜加灯光罩,给天平加个防滑垫”,原来这个大家口中的“破坏王”真正的求助信号是:“我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创造空间!”那些交头接耳传递的小纸条,往往比课堂发言更能反映真实心声。
建议辅导员伙伴这样修炼“辅导眼力”:适时给问题按下“暂停键”,遇到状况先深呼吸三次,把“你怎么又...”换成“能告诉我为什么想...”;建立“行为—需求”翻译本,准备一个表格记录典型行为及可能的真实需求;做队员的“行为侦探”。真正的教育智慧,不在于纠正行为本身,而在于读懂行为背后那颗渴望被理解的心。下次当您想说“不许这样”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动作里,藏着队员内心怎样的星空?
三、从“直面难题”到“巧解困局”
做辅导员这些年,我渐渐明白,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对错题,而是需要同时平衡队员、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期待的“综合应用题”。面对这些“多角难题”,我建议辅导员耐住性子,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苦练三个关键心法。
第一,把“对立面”变成“同盟军”。遇到家长反对开展活动时,与其争论,不如邀请他们成为“智囊团”。比如,有位辅导员处理反对开展研学活动的家长时,不是强硬推进,而是组织“爸妈童年游戏日”,让家长重温跳皮筋、丢沙包的快乐,最终促成亲子研学方案。当更多的人参与创作时,就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作品。
第二,把“限制条件”转化为“创新资源”。比如,虽然学校条件有限,不能野外露营,但我们可以打造“教室露营夜”:用课桌拼成“帐篷”,模拟篝火,反而创造了更独特的体验。限制条件的本质,是给我们划定了创新的起跑线。
第三,让队员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被动执行者”。在筹备一次“暖冬义卖”活动时,我曾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一部分队员想现场自制姜茶义卖,另一部分队员则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小朋友自己煮茶存在安全隐患,队员们争执不下,吵到了我这里。我没有直接取消这个环节,而是请队员们一起参与讨论。队员们组织了一个小型辩论会,最后得出的方案让人惊喜:改为“暖冬茶包DIY”——由家长志愿者统一熬制姜茶,队员们负责设计茶包包装、编写暖心寄语,并制作《冬日饮茶小知识》手册。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保留了孩子们的创作空间。最动人的是,有个队员提议:“我们可以把茶包定价权交给购买者,让他们根据心意投币”。这个充满信任的设计,最终让义卖金额超出了预期。看,队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强!
亲爱的辅导员朋友,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不只要举着火把照亮队员的前方,还要蹲下身来,陪伴他们一起在黑暗中摸索星火,用真心收藏那些笨拙却珍贵的成长瞬间。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辅导员:不急着给答案,而是陪着队员一起寻找;不执着于对错,而是相信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伏笔。记住,最好的教育,往往藏在那些“不完美”的真实里。让我们继续在这条路上,用真心当好孩子们的大朋友。
问题征集要求及联系方式
请将您的问题描述清晰,注明“问题征集+您所在的省、市”,并通过如下任一方式传递给我们——
1
留言回复可靠的配资门户
发布于:北京市量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